第65个世界气象日即将到来之际,3月21日,咸宁市气象学会联合市、区科协走进咸宁市第二实验小学,开展“气象科普进校园”主题活动。活动以“携手缩小早期预警差距”为主题,通过专题讲座、实践互动等形式,为160余名师生带来一堂生动的气象防灾减灾课。
活动中,气象科普专家邢丽田以《极目云气象科普课程之凶猛的洪水》为题,通过动画演示和实景案例,向学生们生动解析洪水的形成机理与避险要领。“大家知道暴雨红色预警信号代表什么吗?”问答环节中,学生们争相举手,二年级同学小李准确答出“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”的预警标准,获得现场阵阵掌声。
工作人员向师生发放《气象灾害防御手册》等科普材料,并指导学生动手制作气象观测风车。学生王雨彤展示着手中的作品说:“这个风车能让我直观感受到风力变化,回家后,我要把今天学到的暴雨避险知识教给爷爷奶奶。”
下一步,咸宁市气象学会将通过构建“课堂 + 实践”的教育体系,为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培育新生力量。未来也将针对山区学校开展地质灾害专题科普,切实提升基层防灾减灾能力。